千錘百鏨總是情

---印萍的鍛銅藝術
       
        98年11月下旬的一天,初冬的北京,下了近十年來最大的一場雪,寒氣逼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展廳裏,正在舉辦"印萍鍛銅藝術作品展"。當我走進了展廳,就立刻被呈現在眼前的一件件鍛銅藝術作品吸引住了。這並非因為作品的材料---那曾經被熊熊烈焰燒灼得遍體通紅的銅板,向寒冬裏的人們傳遞出什麽熱感;而是因為這個原本冰冷無情的薄薄銅板,在采用手工成百上千次地敲打錘拓後,成為蘊含著豐富純真情感的鍛銅藝術品,帶給觀者以強烈的沖擊使然.
 
      "請您提提意見",這時,一個溫柔的女性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只見一位端莊秀美、略帶柔弱,但氣質不凡的年輕女性來到我的身邊。"妳就是印萍?"我似乎有點不太相信地問道,她輕輕地點了點頭。
 
      這種懷疑的,不置信的感覺,似乎有著歷史的溯源。
 
      在中國藝術設計史上,以銅為材料的造型藝術起源很早,距今6000多年的陜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的遺址,已發現了黃銅的裝飾品。到了原始社會晚期,已經有了紅銅、黃銅、青銅等銅質為材料的雕鑄藝術品。奴隸制時代,是燦爛輝煌的青銅時代,而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達到了人類文明史上青銅藝術的極致。無論是殷墟凝重雄厚的“司母戊”銅方鼎,還是巴蜀威嚴剛鍵的青銅人物雕塑,都是用青銅的材質去展現神靈的力量。歷史文獻明確記載,當時的百工職業,是世代相傳的,祖孫父子一代一代的把技藝傳下去。銅飾器具的制作,更是男性涉足的領域。
 
       盡管時代已經完全不同了,新世紀的女性在各個領域裏與男性共同拼搏,取得令人贊嘆成就的事例不勝枚舉。但眼前這一件件需要具備堅韌與頑強的毅力和艱巨繁重的勞作才能完成的鍛銅藝術作品,確出自印萍這樣一位年輕、嬌小的女性之手,還是著實讓我有些驚訝。
 
       “妳為什麽選擇了鍛銅這樣的藝術形式?”我和印萍一開始交談,就切入了這個令我有些困惑的話題。
 
       “我最早曾經在琺瑯廠工作過,八十年代末期,當我對鍛銅藝術略有感性認識的時候,我邁進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大門,進入裝飾藝術系,師從何寶森、王培波等老師,開始了金屬工藝專業的學習。數年的熏陶,使我慢慢迷戀上了鍛銅藝術,開啟了我從事鍛銅雕塑藝術的創作與研究之門。雖然大學畢業後,在商品浪潮的沖擊下,我也曾一度搞過平面設計,但我深感平面作品很難表達出我的全部創作激情,也很難引起我心靈深處的震顫和情感共鳴,於是我更加專心致誌地投入到鍛銅藝術當中。銅的材質給予我廣袤的創作空間,賜予我藝術的靈感,那種心、手、物的交流,於不知不覺中輕啟情感世界的閘門,觸物生情,在那瞬間的情緒縱放變化之中,孕育出新的生命,也詮釋了生命和人生的價值。”印萍跟我娓娓談起了她從事鍛銅藝術創作的一些經歷和想法。
 
       正如何寶森先生在展覽“前言”中所說:如今,許多金屬工藝專業的畢業生,在出開校門以後都放棄了這門藝術,改行做別的去了,其中自然不排除有諸多社會原因。但是,令人驚喜的是印萍卻默默地堅持下來!真是難得可貴。她以一雙女性柔弱的雙手,馴服了堅硬的金屬,這本身就是個奇跡。而用冷漠無情的銅版材料,去表現人尤其是女人那溫柔細膩的情感世界,這又是一個奇跡。印萍就是這樣一位創造奇跡的、有著執著追求的青年女性鍛銅藝術家。
 
       印萍的鍛銅藝術作品,基本上分為兩種類型和風格:從早期的作品來看,偏重與傳統題材的再創作,風格古樸而嚴謹,尚顯露出一些對傳統藝術模仿的痕跡。另一類是最近幾年創作的,從現代女性獨特的視角去觀察生活、表現生活;用女性特有的敏感去大膽探求人類古老而又現代的情與愛的天地,風格新穎而優美。這種類型和風格的作品,占據了印萍全部鍛銅藝術作品的大多數。
 
      印萍在大學期間就接受了金屬工藝專業的嚴格訓練,並對傳統藝術進行了深入學習。從原始巖畫、彩陶藝術、青銅藝術、漆器藝術到漢代的畫像磚,畫像石藝術,無不給了她豐富的藝術養份。她把圖騰藝術、民間、民俗藝術和吉祥圖案等多種類型和風格的傳統題材,用現代的鍛銅藝術語言進行再創作,試圖從現代文化的視角對傳統文化進行再闡釋。如大學二年級期間創作的《漁歌》(這件作品入選了中國香港現代藝術展並被收藏)和後來創作的《魚神》(圖七)、《天神》、《抓髻娃娃》等作品,就是這一類作品和風格的代表作。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印萍紮實的金屬工藝基本功。作品所流露出的古風遺韻,顯示出她在傳統藝術方面的素養和文化底蘊。
 
       最近幾年,印萍的鍛銅藝術逐漸走向成熟。她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獨特的藝術視角,獨特的作品蘊涵,這就是在自然而帶有野性的薄薄銅板上,通過原始的手工鍛打捶擊,表現人類永恒的情與愛的主題。正是作品材料與作品主題,蘊涵之間所形成的極大反差,成為印萍鍛銅藝術的最閃亮之點。
 
       <<照片>>幾乎是印萍自我的真實寫照。這件作品的構圖,是一種平面的構成。但在表現手法上,又借鑒了現代立體主義的某些手法,層層凸起,中心突出。畫面的主體,是一個相框中的青春洋溢的少女臉龐。而後面的的照片,只有斷斷續續的發辮和衣領依稀出現在空框中,留給觀眾想像和回味。從作品中,我們完全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青春年華的眷戀之情。
 
       印萍作品所表達的情感世界是豐富多彩的,她包括了愛情、友情、親情等生活中的所有真情。印萍說:”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我對真情的一種渴望和追求,它包容了人間的真善美,包含著我的夢。”如果說,在鍛銅創作過程中,錘子、鏨子千百次擡起、落下,註入的是印萍豐富純真的情感意蘊;那麽,銅板線條的縱橫交錯、形體的凹凸起伏,肌理的斑駁錯落,都留下了印萍多彩的情感世界印記和魅力。
 
       <<人、果、樹>>,是印萍近年來情感化作品的兩幅代表作。〈〈網〉〉表現了陷入交織的情網中的男女之愛。在男人堅實的背脊裏,容入了女人柔美的曲線。作品以正面與反背、陽剛與陰柔、粗獷與細膩的形象對比,對古老的愛情進行詮釋和贊美。<<人、果、樹>>則以飽滿充實的構圖,穿插有致的曲線,層層相疊的形體,敘說了人類母親和自然果樹那聖潔的血緣故事,傳遞了對生命孕育的禮贊和頌揚,<<生命>>(圖二)是印萍的一件新作。在內容上,是對<<人、果、樹>>的進一步演繹,情愛之樹已經結出了豐碩的生命果實,在形式上,則做了探索和創新,以一種平面與立體,浮雕與嵌線,色彩與銅質相結合的表現形式――-箔晶嵌銅來加以表現,這種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生命>>的主題十分吻合,體現了印萍在鍛銅藝術上的不斷追求。
 
       印萍還很年輕,這次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舉辦個展,既是她向母校和老師們交上的一份階段性答卷,也是她在鍛銅藝術創作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印萍深情地說:“鍛銅藝術是我生命的全部.在未來漫長的歲月裏,無論這條道路多麽坎坷,遇到多大困難,我相信自己會堅定,執著地走下去。
 
                   
                              高豐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博士研究生)1998、11、25

上一篇:感知銅性
下一篇:銅藝創作談

中文          ENGLISH

印萍藝術工作室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