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作品中,有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那一束暖陽

       寬邊眼鏡,超大耳環,細長項鏈,個性短發,印萍整個人看起來有一種酷酷的勁兒。但和她一搭話,如花笑魘立馬讓人如沐春風——原來她很暖啊!印萍說她愛笑也愛哭,“容易動情,笑點淚點都低。” 貌似灑脫的外表下是柔軟的內心,印萍的許多雕塑作品都透著脈脈溫情。鑄銅作品《如果·愛》,雕的是一個半裸上身手握蓮蓬的懷孕女子,她跪立,線條圓潤,彎眉細眼,松垂的長裙如荷葉托起結籽的蓮蓬一樣托出一個孕育生命的母親,聖潔,純潔,皎潔……母性、生命、自然中生生不息的大愛。那是藝術家與整個世界的關系,是一種精神上的連接,愛是連接的密碼。
 
      《青蓮》是以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作品。少女發髻高挽,額頭光潔如滿月,她垂目合十,祈禱綻放。肩臂披覆蓮的枝花葉蔓,仿佛她正是自水中生出,以一種強大而安靜的力量含苞欲放……印萍愛蓮,“蓮清清淡淡,不張不揚,即使雕零也是一路淺歌,溫暖從容。”她的很多雕塑小品,也都以蓮為主題。一塊普通的銅板,在她的敲打中變身為脈絡清晰的荷葉、身姿綽約的荷花、籽粒飽滿的蓮蓬……它們是茶承、茶荷、茶則和香插。在日常的使用和把玩中,這些器物的粗獷材質與精致雕刻呼應出渾然天成的美,讓人心生歡喜。印萍的靈感來自自然。在京郊的工作室,幾乎有一整面墻壁都垂掛著幹枯的蓮蓬,一如她的銅雕,其色如褐,其形如新。著名山水畫家劉牧曾用傳統書法的“折釵股”形容印萍和她的作品:“如金釵折彎不裂斷,外屈內直,貌柔質健。”也因此,她受到雕塑界的關註,並被《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列為2015年度提名藝術家。印萍的父親喜歡畫畫,受他影響,印萍自幼就拿起了畫筆。憑借著天賦與勤奮,她考入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
 
        然而,藝術這條路印萍走的並不輕松。1998年,在默默籌備兩年之後,她決定第一次辦個展。辦展覽要花錢,而銅雕成本又很高。但印萍要強,認定的事一定要做。她向親戚朋友求援,借了十多萬元,這在當時無疑是筆“巨款”。母親替她發愁:這些錢妳怎麽還?印萍篤信“好作品肯定有市場”。展覽如她預期,好評如潮。有人想收藏她的作品,但年輕的女藝術家突然舍不得了,那些作品都是自己一錘錘敲出來的,哪件都像是她心愛的孩子,怎能就此告別?最終,作品無一成交。事後她有些沮喪,但想到有人喜歡,心裏又充滿了希望。理智終歸要戰勝情感。還債要錢,繼續創作也要錢,印萍終於主動出擊。她背起包登上了公交車,沿途“搜捕”,只要看見有在建的廳堂館所,就下車去問:妳們需要銅雕嗎?“那時年輕,無知無畏,有的是闖勁。”看似大海撈針,沒想到還真有收獲。有一家企業看了她的資歷及作品圖片,與她簽訂了8平方米的浮雕制作合同。這足以讓印萍收獲成功的喜悅。從此她開始做公共雕塑。從最初的設計、合同的草擬到作品的制作、安裝,每一個環節都要親歷親為。對於要求完美的藝術家來說,這不是一個快樂的過程,甚至是種煎熬,“因為要盡善盡美,無愧於心。”有一次為一座大樓安裝銅浮雕,墻面是鋁塑板,腳手架不能與墻面搭接,在沒有任何輔助點的情況下要搭高三十米,印萍只好讓架子工們在腳手架的四周做支撐加固,浮雕如期安裝。一天,兩天……在安裝的十多天裏,印萍始終守在工地,不離半步,仰頭看著腳手架微微晃動,心一直緊揪著。脖子酸了,嗓子啞了,甲方勸她進屋喝點水,印萍搖頭,不用了,不放心……印萍為了作品最好的呈現,全程全身心投入。作品的成功帶來了更多的機會。中紀委辦公大樓浮雕《銅墻鐵壁》、三峽集團大型浮雕《江河不老》、山東黃河藝術館《黃河文明》、北京自然博物館的數件銅雕……印萍完成了一系列有氣勢有分量的大制作。令人難以置信,這些恢弘大氣的銅雕是出自一位女藝術家之手。
 
       近些年,印萍越來越多地轉向個人創作。時間和閱歷積聚成人生財富,繼而對人對事有了更多的寬容和理解,藝術家的創作視角漸漸由外而內。如果說做公共藝術更多的要滿足客戶的需求,那麽個人創作最重要的是表達自己,“作品要先打動自己,才能感染別人。”前不久,印萍創作一個雕塑,面對著未成形的雕塑泥稿,她看呆了,沈浸其中“我擡頭端詳妳,妳一動不動,我卻對妳動了心……”她用詩表達被自己作品感動那一刻的怦然心動。作品外化於形,精神契合卻內化於心。
 
       印萍喜歡詩,喜歡聶魯達、徐誌摩、林徽因、海子...更喜歡張愛玲文字裏的力量……她雕塑的女性,往往美得像是一個夢。《風尚新娘》中那位嫻靜內斂的民國女子,斜襟盤扣,寬袖長裙,雙手交疊端坐於高背椅上,她靜候命運之門的開啟。纖細的眉眼中似含羞帶喜,微蹙的眉尖卻也透露了待嫁的新娘對未來不確定性的隱約憂慮。這件作品第一次將鑄銅與鍛銅相結合,實現了工藝上的突破,成為印萍藝術創作的轉折點。之後她又創作了《飄》。粉衣少女輕踩祥雲,頭戴簪花,信手拈來一片雲朵在空中舞蹈,隆起的孕肚是生命交給自然的一份答卷。真實的欣喜動人心弦,作品剛剛成形,便有藏家預訂。《家園》雕的是一個陶醉於自然的懷孕女子,她和腹中的生命一起聆聽四面八方的鳥鳴。她醉了,閉上眼睛,頓時,手臂化為鳥兒棲息的枝,發髻高盤成鳥兒的巢,鳥兒鳴囀,世界如此美好,女人應和了自然的律動,變得幸福而輕盈。那也是藝術家的幸福。藝術家雕塑的每一個女子,也許正是她想成為的自己,是她袒露的內心。印萍說,如果下次舉辦個人作品展,她要梳《風尚新娘》的發型。她和她的作品心意相通,她用心塑造她們,也是在表達和重塑自己,因而引人共鳴直抵人心。
 
       藝術讓人回歸純粹,藝術也讓人享受溫暖。印萍說,生活中人人都渴望沐浴陽光,而藝術就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那一束暖陽……
 
                 
                           作者:《中国妇女》杂志特约记者 风清  
     

上一篇:none

中文          ENGLISH

印萍藝術工作室版權所有